首页    新闻资讯    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:重塑3D光敏打印的温控革命

  在光敏树脂3D打印领域,温度控制始终是制约打印精度与效率的核心瓶颈。树脂材料的固化反应、液面流动性及层间结合强度均与温度密切相关,传统接触式测温技术因响应延迟、精度不足及污染风险,难以满足高精度制造需求。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凭借其快速响应、高精度、非接触式测温及算法定制能力,正成为新一代光敏3D打印机的“温控中枢”,推动行业向智能化、高效化方向迈进。

  一、毫秒级响应:实时捕捉温度波动,保障打印连续性

  光敏树脂3D打印过程中,树脂槽液面温度需维持在±2℃的波动范围内,否则易导致固化层厚度不均、翘曲变形甚至打印失败。领麦微的红外测温传感器,响应时间低至30毫秒,较进口传感器(如90614的100毫秒)提升3倍以上。例如,在打印高透树脂时,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树脂槽表面温度,当激光扫描导致局部过热时,系统能在0.03秒内调整加热功率,避免树脂提前固化或流动性下降。这种毫秒级响应能力,尤其适用于多材料、多色打印场景,确保复杂结构的层间一致性。

  二、±2℃高精度:破解树脂固化温度的“黄金窗口”

  不同类型光敏树脂的固化温度窗口极窄。例如,类ABS树脂的固化温度为35-40℃,而耐高温树脂需控制在60-65℃。领麦微传感器通过5.5μm长通滤光窗口与24位ADC高精度转换,实现±2℃的测温精度,配合深度定制的算法,可动态补偿环境温度、光源强度等干扰因素。

  三、非接触式测温:规避污染风险,适配复杂场景

  传统接触式测温探头需插入树脂槽,易残留树脂导致交叉污染,且无法监测液面不同高度的温度梯度。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采用非接触式设计,通过TO-46封装与I²C接口,可灵活部署于树脂槽上方或打印头附近,实时监测液面、固化层及打印头的温度分布。例如,在打印大型牙模时,传感器可同步监测树脂槽中心与边缘的温度差,自动调整激光扫描路径,避免因局部过热导致的边缘翘曲。此外,传感器表面采用纳米涂层技术,抗污性能提升80%,即使长期暴露于树脂挥发物中,仍能保持测温稳定性。

  四、算法定制优化:智能调节参数

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内置深度定制算法,可结合树脂类型、层厚、打印速度等参数,动态优化加热功率与扫描策略。例如,在打印薄壁结构时,算法通过实时温度反馈,将加热功率降低,同时提高扫描速度,在保证层间结合强度的前提下,将单件打印时间缩短。此外,传感器与智能温控系统协同工作,当树脂槽温度达到设定值后,自动切换至低功耗模式,使整机能耗降低。

五、国产替代:打破进口依赖,推动产业升级

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以传感器+算法+产品级标定的一站式服务模式,化解了进口传感器价格高昂、供货周期长、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痛点。

领麦微红外测温传感器:重塑3D光敏打印的温控革命